构网技术新趋势因网制宜守护电网安全稳定

近日,由国网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创新发展中心主办的“构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来自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及行业专家等,通过深度探讨构网技术应用及创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阳光电源作为产学研代表,在会上率先提出“因网制宜”理念,以守护电网的安全稳定。

构网技术,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正在成为全球构网技术应用高地。2024年,规划建设构网型储能容量60.8万千瓦/252.2万千瓦时,建设投产构网型SVG15万千瓦,形成全国首个大规模构网型技术应用示范。这些技术通过调节电网电压、频率、功角等,有效缓解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后,对电网的供电安全和稳定性影响。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首席专家潘年安表示,“构网型储能技术的本质是同步电压源的构建,可以在提升新能源消纳的同时,应对传统发电机组占比减少带来的风险。”以2024年阳光电源与华电、华能等央企发电企业一起联合打造的多个保供项目为例,构网型储能系统以微秒级的响应速度和卓越的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和脱网可能性,缓解藏中地区冬春季节电力短缺难题。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首席专家潘年安)

因网制宜,守护电网安全稳定

“但不同新能源渗透率、不同应用场景的电网对构网技术的需求有差别。”潘年安提到。如地域广阔,电源结构单一,电网呈现长链式弱互联结构,构网型技术的应用场景很广泛,包含大规模新能源稳定送出、特高压电网支撑、负荷中心电压支撑、末端薄弱电网保供电、微电网和孤电网独立运行等,这些场景的电网阻尼、惯量以及宽频振荡的程度不同,主要问题耦合度不同,对构网技术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阳光电源首提“因网制宜”理念,提出要深入了解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网况,定制化地提供构网技术解决方案,并依托先进的PCS构网算法、直流侧电池系统的高效稳定管理与系统级的策略控制,保障构网技术更可靠应用,守护电网安全稳定。

阳光电源解决方案:系统级融合创新

“因网制宜,需要构网技术创新”,潘年安提到,“阳光电源以‘增量式动态’虚拟阻抗技术解决电网暂态过程中的功角稳定问题,‘柔性’惯量技术提升系统频率稳定,‘多段式宽频振荡抑制’化解新能源宽频振荡风险,‘微秒级’电压构建解决电压支撑能力不足问题……并以百MW级实时仿真能力,模拟各类应用场景下电网的运行情况,通过多种技术的灵活控制,更精准、平滑地解决问题。”

基于近20年的储能构网实践经验,阳光电源还发现:除了构网型PCS,构网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从整个系统层面考虑,特别是直流侧管理和系统间的协同控制。也就是说,在构网领域,深度融合电力电子、电化学和电网支撑技术非常重要。“比如,构网型储能会面临更频繁地浅充浅放的情况,这会影响SOC的准确性,给电池的安全和寿命带来风险。阳光电源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精准的SOC管理策略、全液冷AI仿生热管理技术帮助提升电池、功率器件的使用寿命,保障构网型储能长期稳定和高效应用。”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徐清清解释到。

加快标准制定,推动构网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阳光电源全球构网型项目容量已超过12GWh+,包括全国首个VSG多能互补构网型措勤项目、全国首个高海拔离网型构网储能双湖项目、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构网型沙特NEOM项目等。从2006年开始储能构网技术探索,阳光电源始终与电力行业同仁们一起,推动电网技术高质量发展。

而进一步推动构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阳光电源光储集团蔡壮博士表示,“产学研领域以阳光电源为例,目前已参与了包括国标《电化学储能构网型变流器技术规范》、《构网型变流器通用技术规范》在内的多个构网型风、光、储标准制定。未来,希望能更多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乃至全国的构网技术标准提供支持,助力全国乃至世界新型能源体系的升级发展。”


踏浪智行武汉国际船舶工业技术与海工装备展览会


武汉国际船舶工业技术与海工装备展览会(同期举办第25届中国机博会暨武汉工博会) 将于2025年10月11-13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举办,本届展会以“新质势能、智链全球”为主题,充分发挥内河流域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优势,搭建“会展+产业+投资贸易”的会产贸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上的内河航船有11万余艘,根据我国的规划,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现有船舶将面临着向绿色智能船舶的全面更换升级,这将会催生一个万亿级产业。本届展会将紧跟新产业的迫切需求,从产品推新、技术交流、圈子构建、供需对接等度出发,面向全球邀请世界500强企业、重点央企、行业独角兽、小巨人等行业重点企业参展,推广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绿色动力技术,展示最新院校及科研成果、开展技术交流会和供需对接会等活动,助力打造内河流域绿色智能船舶装备产业高地,为实现全流域黄金水道作出应有贡献!

参展企业:300家 展会面积:30000㎡   专业观众:30000人

展示内容

○船舶先进制造展区

造船厂、修船厂、各种游轮/客轮/货轮/渡轮/专用船/特种船及船舶产品、新型船体材料、船舶设计和建造、船舶修理机械与设备、先进加工工艺及设备、机电与电气系统设备、智能制造及装备、工业互联网、照明系统、轮机工程和船用设备、推进系统、环境保护设备、内装、制冷系统及设备和维修设备、涂装机器人、船舶制造产业链、供应链等。

○信息技术与装备展区

卫星应用系统、雷达系统、通导遥与电子系统、5G 通信、无人船、水下机器人、智能船舶、声光电信息技术,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指挥控制系统、传感系统、沉浸式体验及训练、声光电信息技术、高端仪器仪表、智能航运系统、船联网、电子海图、港航数字化管理、渔业数字化管理、港口智能化技术与设备、物流数字化技术设备、自动化系统等。

○绿色动力技术装备展区

LNG、氢能源、液氨、核能等船舶替代燃料, 太阳能、燃料电池技术、纯电动力、新型船舶动力设备、船舶储能, 节能系统及设备、新型传动推进系统、绿色新能源船舶。

○院校及科研成果展区

全国船舶领域有关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等, 展示最新的科研创新和转化成果, 以及有关产学研合作项目等。


兆越通讯助力文23储气库二期工程共筑能源安全新发展

项目背景

随着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建设了大量的储气库。文23储气库二期工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提高天然气的储存和调峰能力,保障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文23储气库二期工程规模较大,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成为了必要选择。

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基于该项目对无线通信技术的较高要求,运用高性能的工业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构建出可靠稳定的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在储气库区域内的信号覆盖,为各种设备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保障该项目的安全运行。

系统介绍

工业级无线 AP 系统传输主要用于电子智能巡检、移动采集等应用数据。本次工程各井场设工业无线 AP 系统,井场无线 个井场设工业级无线 AP 基站(每个井场设 1 套),井场监控立杆上安装无线 AP 天线设备,无线覆盖范围视具体环境而定,各单井无线局域网数据通过井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上传集注站控制室。

集注站控制室设无线AC,统一管理各井场无线 AP。采用上海兆越室外型工业级WiFi6 无线,由工业级千兆POE交换机MIE-2412AP进行供电,可支持 2.4G+5.8G双频,最高传输速率可达3Gbps。支持 MU-MIMO 技术,实现同一时刻向多个终端发送数据,突破传统无线网络串行通信的机制,无线频谱资源利用率成倍提升,极大的提高了接入用户数,有效减少无线网络的部署开销。MWP-6873采用千兆电口上行链路,保证无线高速传输。支持各种无线移动终端和智能化产品的无线接入,具有终端无线接入认证和加密功能。

系统拓扑

集注站综合楼机柜间设室内无线 AC ,通过光缆或网线与室外工业级无线 AP 连接。丛式井场通过网线直接接入各井场网络交换机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集注站 4 个室外无线AP 通过光缆接入网络交换机再连接无线 AC。

产品介绍

MWA-B系列工业无线(AC)

- 可管理64/128/256个AP

- 5个10M/100M/1000M Base-TX,1个USB口,1个DC接口,1个console口

- 支持AP集中管控,统一配置、管理、升级等

- 支持连接用户数1024

- 工作温度-20~55℃

- 支持DC12V 2A供电

MWP-6873室外型工业级WIFI6无线AP

- 支持IEEE802.11a/b/g/n/ac/ax标准,最高传输速率可达3Gbps,覆盖范围可达300米。

- 支持1个10/100/1000M RJ45口

- 支持1个2.5G RJ45口

- 支持4 个N型接头

- 支持 POE 48V 供电,802.3af/at供电标准

- IP66防护等级

MIE-2412AP 8GE+4GSFP卡轨式全千兆网管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 支持8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RJ45接口,4个1000M SFP扩展槽

- 支持POE供电,支持802.3af/at供电标准

- 支持MR-Ring快速环网(自愈时间 < 20 ms),兼容STP/RSTP/MSTP生成树协议

- 支持Port-based VLAN,IEEE 802.1Q VLAN和GVRP协议

- 支持动态和静态链路聚合

- 支持IGMP Snooping和GMRP过滤组播封包

- 支持基于MAC 地址的端口锁定,防止非法入侵

- 支持SNMPv1/v2不同等级的网络管理协议

- 多种网管方式:Web、Snmp,Telnet,console

- IP40防护等级,波纹式铝型材外壳,工业4级电磁兼容性设计


新品发布IM149150工业级通用型交换机新品上市

<h1 class="rich_media_title " id="activity-name"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0px 14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font-weight: 500; font-size: 22px; line-height: 1.4; color: rgba(0, 0, 0, 0.9);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新品发布】IM149/150工业级通用型交换机新品上市!


仪器聚焦丨热点重点大盘点 仪器行业本周要点速递2025年第3期

仪器市场风云变化,想要准确把握市场脉动就要及时了解行业相关资讯。化工仪器网每周仪器聚焦将为您整理本周行业要点新闻和政策,让你掌握最新行业动态! 相关政策标准 近日,苏州市正式印发了《关于支持制造业企业扩大有效投入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有效投入,推动地方经济转型与升级。详情点击此处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制定了《山东省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全省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统筹管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水平与使用效率。详情点击此处 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中央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部署,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了《全国生态质量监测样地设置方案》。该方案的发布标志着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初步建成,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详情点击此处 本周热点事件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共有20家仪器行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在2024年内完成了超亿元的融资,这不仅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再次证明了仪器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巨大潜力。详情点击此处 1月9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联合公布2024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装备名单。经企业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确定2024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装备共327项。其中通知提到,对2024年度首台(套)装备给予认定奖励。首台(套)装备奖励标准:国际首台(套)装备奖励200万元,国内首台(套)装备奖励100万元,省内首台(套)装备奖励50万元,其中,装备类别为零部件的首台(套)装备按规定不享受省级认定奖励。奖励资金将从2025年度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统一下达,宁波市首台(套)装备奖励按照宁波市有关政策执行。详情点击此处 2024年,我国在标准物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最新消息,2024年,我国已宣布批准建立1135项国家标准物质,较上年增长了51.9%,总数首次超过1.8万项,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精准测量提供了坚实基础。详情点击此处 近期展会会议 2025北方国际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 “2025北方国际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于2025年3月3-5日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心召开,全方面展示最新节能环保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为全行业提供系统化绿色节能解决方案。详情点击此处 2025第14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济南) BIO CHINA 生物发酵展,源于2013年创办于上海的“上海国际生物发酵展”,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与资源积累,已成为生物发酵产业领域具有知名度和权威性的行业盛会,现已发展为3月春季济南展,8月秋季上海展,二地巡展,与各地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合作伙伴、行业精英深度探讨生物经济的变革与发展,并取得了热烈的反响。 BIO CHINA生物发酵展作为业内顶尖行业盛会,期待各位携手BIO CHINA继续共同前行,再创辉煌,给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专业、更全面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详情点击此处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超冷原子气体中的对流超流相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就在液氦中发现了超流现象,这一发现开启了人们近一个世纪以来对宏观量子现象的探索。超流现象不仅推动了激光冷却、稀释制冷机等低温技术的发展,更为量子模拟、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工具。
进入本世纪初,Kuklov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对流超流的设想。然而,对流超流态的制备需要极低的温度,其观测更需要单原子自旋可分辨的测量能力,这些实验技术挑战使得此类超流性与绝缘性共存的新奇物态一直未被实验证实。近年来,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的出现为观测对流超流相提供了新的手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苑震生、邓友金及其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实验中,首次成功观测到了对流超流相(Counterflow superfluidity)这一新奇量子物态。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对流的双组分超流体共同形成绝缘体的特性,更为我们理解强关联量子多体物态中的微观物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潘建伟团队巧妙地设计制备了无缺陷低熵的双填充自旋莫特相初态,并调控两种自旋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体系绝热演化至对流超流相。他们使用团队开发的具备单原子自旋可分辨的量子气体显微镜技术,发现在对流超流相中,两种自旋的粒子数涨落变大,但总粒子数的涨落依然很小。这说明两种自旋的原子在格点上存在粒子数涨落反关联。
进一步的时间飞行测量显示,两种自旋间存在非零的对流超流关联函数,这是对流超流相的关键实验证据。通过探测体系中原子之间的长程自旋关联,研究团队估计出系统的温度低于1.2 nK,这为对流超流相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低温条件。
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理论物理学家关于对流超流相的预测,更展示了超冷原子量子模拟方法在探索新奇物相方面的强大能力。该方法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量子调控和观测手段,成为深入理解强关联量子多体物态中微观物理机制的重要工具。
此外,这一实验技术还可以拓展到三组分、多组分自旋超流体系的研究中,并有望推动大自旋原子形成的拓扑量子物态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量子世界的认识,并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
相关研究成果Counterflow superfluidity in a two-component Mott insulator于近日发表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上。


免费公开课丨飞剪在电池铝壳裁剪中应用

飞剪动作是一项先进的裁剪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传统的裁剪方法在面对大规模生产需求时,逐渐暴露出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利用欧姆龙的NX产品,可以轻松应对飞剪动作所需的复杂控制任务,确保裁剪过程的同步性和准确性。

立即报名参加课程,探索如何利用NX实现高效、精准的飞剪动作,提升电池铝壳生产效率和质量。

课程时间

1月23日(周四)14:30

课程内容

飞剪在电池铝壳裁剪中应用

● 什么是飞剪

● 飞剪的相关指令

● 如何编写飞剪程序

课程亮点

■ 专业引导,资深培训师完整演示应用程序,助您深度掌握关键技能

■ 互动实操,有机会亲自实验操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实操技能

■ 灵活学习,移动端、PC端均可观看

报名方式

PC端

1)请前往注册并登录,点击【学习园地】-【网络培训】,找到课程《飞剪在电池铝壳裁剪中应用》并报名;

2)完成报名后,开课时登录官网【学习园地】-【网络培训】-【我的课程】,找到课程进入会议。

移动端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会议号:)。

温馨提示

1)为确保您在课程实操环节获得更好体验,建议使用PC端报名参会。

2)课程名额有限,报完即止,欢迎立即报名。

下期预告

*课程可能会有所变更,以官网报名信息为准。

更多详情请点击了解


全球首台禾望变频器助力220T纯电动矿用自卸车下线

在整个矿山生产作业链条之中,矿用自卸车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连接开采和后续加工、堆放等环节的关键运输工具,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生产的连续性至关重要。随着绿色矿山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矿用机械设备技术正持续向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演进。传统燃油矿用自卸车所暴露出的油耗大、易污染、牵引力不足等一系列痛点问题,正开始被纯电矿用自卸车逐步攻克并解决。

近月,湘电集团在山西安家岭露天矿现场正式交付了全球首台220吨级纯电矿用电动轮自卸车,设备载重吨位更大,充电速度更快,实现了完全零碳排放。该“巨无霸”设备变频控制系统采用禾望HD2000系列低压工程型水冷变频器,用于电动轮控制和整车液压油泵驱动及其他辅助设备。从全球首台120吨级纯电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到全球首台220吨级纯电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均采用禾望传动变频器产品,这既充分印证了客户对于禾望电气产品的认可与信赖,也深刻彰显了禾望变频器产品在矿用机械应用领域所达到的成熟、可靠的技术水准。

向新发力,向质跃升。本项目220吨级纯电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电机采用1140V系统,由禾望HD2000系列1140V三电平水冷工程型变频器驱动。变频柜设计新颖,运用工程型多传动设计理念,可靠性高,扩展性强,支持各类工业通信协议;出色的水冷散热,IP65防护等级;加上独特的抗震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此外,禾望自卸车变频器具有主从控制、差速控制、低频大转矩、速度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过载能力强等优异性能,助力自卸车获得更大的功率和扭矩,实现多台电机同步快速启动并稳定运载,有效满足全天候、全场景、各类复杂路况及高粉尘环境的矿场使用需求。在维护方面,HD2000系列也是省心省力,组件模块化,采用全正面维护,无需特殊工具,维护简单快捷。

禾望变频器的控制性能在项目中得到了全面的检验,自卸车运行稳定可靠,各项指标均完全达到使用要求。矿山设备使用环境复杂恶劣,对设备有着更高的要求,禾望电气提供380V/690V/1140V各种电压等级风冷及水冷矿用变频调速系统解决方案,涵盖不同矿场工况环境、多种作业需求,并已在自卸车、电铲、矿井提升机、大型盾构机、传送带、等各种矿用设备上批量应用,有力助推矿场提质增效,助推矿山机械更绿色智能。

矿山运输新能源化是大势所趋,禾望电气在矿山应用领域,将基于现有口碑业绩,持续创新突破,推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起到立标杆、树典范的作用,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行业领先地位。


车载网络中gPTP交换机的应用方案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通信的精确时间同步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应用场景,如金融交易、科学研究、自动驾驶以及工业自动化等,都对时间同步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自动驾驶系统,传统的网络时间协议(如NTP)虽然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时间同步,但基于无人驾驶车辆需要内部多种传感器之间进行准确、稳定的协作运行,这就需要有一个高度精确的时钟来保证操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时间同步方案,即gPTP(Generic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gPTP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协议,它在IEEE 1588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扩展。与传统的NTP协议相比,gPTP协议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延迟,能够满足对时间同步要求更高的应用场景。gPTP协议采用主从结构,通过主时钟和从时钟之间的交互来实现时间同步。

背景

近年,车载网络的复杂性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加。为了确保车载域控装置与车载雷达之间的可靠通信和时间同步,使用精确时间协议(gPTP)交换机成为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gPTP交换机不仅能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还能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自动驾驶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上海兆越通讯gPTP交换机应用方案

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多年来在工业通信领域沉淀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通过gPTP交换机组网构建了一系列的行业解决方案,尤其是在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下,上海兆越通讯gPTP交换机通过提供全局精准的时间服务确保了网络中所有节点数据流的同步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整个自动驾驶系统中车载域控装置与车载雷达之间的网络通信及对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接下来将从网络拓扑、设备选型、配置及实现步骤介绍上海兆越通讯gPTP交换机在车载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方案。

1、网络拓扑

车载网络通常采用分层拓扑结构,包括以下部分:

1.域控装置(Domain Controller):作为车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负责数据处理、决策和控制。

2.车载雷达:提供环境感知数据,用于自动驾驶的决策支持。

3.车载摄像头:提供视频数据,用于自动驾驶的决策支持。

4.gPTP交换机:连接域控装置和车载雷达,确保数据通信和时间同步。

网络拓扑图如下:

2、设备选型

选择支持gPTP协议的高性能车载交换机Cronet TSN-4812

3、配置及实现步骤

》硬件安装:交换机采用壁挂式安装,安全可靠。将域控装置、gPTP交换机和车载雷达按照网络拓扑进行连接。

》软件配置:

o在域控装置和车载雷达上安装支持gPTP的驱动和协议栈。

o配置gPTP交换机,使其能够识别并处理gPTP报文。

o设置主时钟设备(通常是域控装置)和从时钟设备(车载雷达),确保时间同步精度。

》时间同步测试:通过gPTP交换机发送时间同步报文,验证时间同步精度,确保误差在预期范围内(通常在纳秒级别)。

》数据通信测试:通过网络传输模拟数据包,验证域控装置与车载雷达之间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关于gPTP的深度解读

1、gPTP工作特性

gPTP(精确时间协议)是IEEE 802.1AS标准的一部分,主要特性包括:

》高精度时间同步:gPTP能够实现纳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车载网络。

》层级时钟架构:gPTP采用主从时钟架构,主时钟设备发送时间同步信息,从时钟设备接收并调整自身时间。

》最佳主时钟选择:gPTP协议可以自动选择网络中的最佳主时钟,确保时间同步的可靠性。

》故障切换机制:当主时钟设备发生故障时,gPTP协议能够快速切换到备份主时钟,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

2、gPTP与TSN网络的关系

TSN(时间敏感网络)是IEEE 802.1工作组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旨在实现以太网的确定性和高可靠性。TSN通过整合各类先进技术,实现以下目标:

》确定性传输:确保关键数据流在规定时间内传输完成。

》高可靠性:通过冗余路径和快速故障恢复机制,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

》低延迟:优化网络传输路径和调度机制,降低数据传输延迟。

3、TSN网络的未来展望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TSN网络将在车载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通过高精度时间同步和确定性数据传输,TSN网络能够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支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TSN网络提供的高带宽和低延迟通信能力,将为ADAS系统提供更快速和准确的数据传输。

》智能网联汽车:TSN网络将促进车辆与基础设施(V2I)、车辆与车辆(V2V)以及车辆与云端(V2C)的高效通信,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全面应用。

通过本方案,车载域控装置与车载雷达之间的通信和时间同步得到了有效保障,为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TSN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网络将变得更加高效、可靠和智能。上海兆越通讯也将持续通过创新的技术和可信赖的服务为智能网联汽车乃至整个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